貴州有個“東方威尼斯”,居然有2000多年歷史,風景美如畫!
鎮遠
這里是鎮遠,
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黔東南古鎮。
乍一看有點像鳳凰古城,
但沒有鳳凰那樣艷麗,也沒那么喧囂,
卻多了一份清靜,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就像一首可以讓人細細回味的詩。
鎮遠古鎮是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的名鎮,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鎮遠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設縣開始,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云貴高原上歷史最悠久的名城,有“東方威尼斯”美譽,也是中國十大古鎮之一。
雄偉絕壁的石屏山蜿如雄獅昂首挺胸,姿勢嵬嵬傲然,碧水如詩的舞陽河如一條凝碧的玉帶,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故謂“太極古城”,人們臨水而居,乘船往來。
鎮遠古鎮山水秀麗,景色迷人,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被譽為“傳統文化的迷宮”和“自然與文化的完美結合的勝地”。
這里的瓦屋多呈現一種黑白灰的色調,沒有太多的色彩,但那穿城而過的、碧綠得像玉一般的舞陽河,已是最好的裝飾。
鎮遠古鎮不大,商業化程度也不高,基本保持了古樸的建筑和風情。相比于麗江、鳳凰等名氣大的古鎮來說,鎮遠顯得靜謐了很多。往來的游客不多,做生意的大多是本地人,操著一口道地的貴州普通話,慢節奏的生活,仿佛讓這里的時間也變慢了很多。
夜晚的鎮遠跟白天有著不一樣感覺 ,卻仍扮演著“大家閨秀”的地方,便是因為有了這些燈而具有了古老卻魅惑的氣質。
鎮遠古鎮也是一個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漢民族與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和睦相處。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閩粵文化、土著文化與城外文化的融匯,使鎮遠成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會的博物館,被專家稱為“世界文化保護圈”,“賽龍舟”還是鎮遠古鎮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陽河
舞陽河以高峽平湖、瀑泉飛流、喀斯特為主體;山色水韻風光迷人。
“破鏡重圓”半含水中半露崢嶸;鴛鴦夫妻結隊戲水,情深意濃;奇妙的三疊水、珠落玉盤直瀉深潭;喊泉神靈有喊必應,呼之水出、止呼水隱;石峰神形如“孔雀開屏”、形態逼真;“大圣師徒”前往探幽,忙里偷閑,“面象山”渾然天成,鬼斧神工,整個景區一灣一畫,一步一景。
青龍洞
青龍洞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梁畫棟。
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臺,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臺,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
古民居/古巷道
鎮遠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風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這種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使鎮遠的名居成為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其中“歪門邪道”是鎮遠的民居建筑中獨具特色之處。
///
鎮遠古城古巷道狹長幽深,其結構錯綜復雜,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復興享、壽巷、沖子巷、米碼頭巷、紫寶閣巷、陳家井巷。
這些交叉銜連、互相達通的巷子,組成了鎮遠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脈。古井遍布全程、形狀各異、有圓有方。有的形如豬槽,有清澈見地的自然淺井,也有深達余丈的吊井。較有名的四方井、豬槽井、琵琶井、陳家井、園覺井、南門溝味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澤不涸。
鎮遠展覽館
鎮遠展覽館最是能夠展現鎮遠的古風,里面的陳列主要是小鎮的發展、民族風情、民族節日、民居變遷等方面,原為家族祠堂,因而建造得也非常有風格。
鎮遠
是一處怎么用語言來描繪
都顯得蒼白的地方
它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
它有著繁華的過去
它有著用歷史堆積起來的青石小巷和淳樸的人們
推開窗就是一幅畫,關上門就是一首詩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喧囂
鎮遠,也許正是我們尋找的地方
走吧,去鎮遠
(左右滑動查看圖片)
鎮遠
這里是鎮遠,
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黔東南古鎮。
乍一看有點像鳳凰古城,
但沒有鳳凰那樣艷麗,也沒那么喧囂,
卻多了一份清靜,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就像一首可以讓人細細回味的詩。
鎮遠古鎮是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的名鎮,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鎮遠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設縣開始,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是云貴高原上歷史最悠久的名城,有“東方威尼斯”美譽,也是中國十大古鎮之一。
雄偉絕壁的石屏山蜿如雄獅昂首挺胸,姿勢嵬嵬傲然,碧水如詩的舞陽河如一條凝碧的玉帶,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故謂“太極古城”,人們臨水而居,乘船往來。
鎮遠古鎮山水秀麗,景色迷人,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被譽為“傳統文化的迷宮”和“自然與文化的完美結合的勝地”。
這里的瓦屋多呈現一種黑白灰的色調,沒有太多的色彩,但那穿城而過的、碧綠得像玉一般的舞陽河,已是最好的裝飾。
鎮遠古鎮不大,商業化程度也不高,基本保持了古樸的建筑和風情。相比于麗江、鳳凰等名氣大的古鎮來說,鎮遠顯得靜謐了很多。往來的游客不多,做生意的大多是本地人,操著一口道地的貴州普通話,慢節奏的生活,仿佛讓這里的時間也變慢了很多。
夜晚的鎮遠跟白天有著不一樣感覺 ,卻仍扮演著“大家閨秀”的地方,便是因為有了這些燈而具有了古老卻魅惑的氣質。
鎮遠古鎮也是一個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漢民族與侗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和睦相處。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閩粵文化、土著文化與城外文化的融匯,使鎮遠成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會的博物館,被專家稱為“世界文化保護圈”,“賽龍舟”還是鎮遠古鎮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舞陽河
舞陽河以高峽平湖、瀑泉飛流、喀斯特為主體;山色水韻風光迷人。
“破鏡重圓”半含水中半露崢嶸;鴛鴦夫妻結隊戲水,情深意濃;奇妙的三疊水、珠落玉盤直瀉深潭;喊泉神靈有喊必應,呼之水出、止呼水隱;石峰神形如“孔雀開屏”、形態逼真;“大圣師徒”前往探幽,忙里偷閑,“面象山”渾然天成,鬼斧神工,整個景區一灣一畫,一步一景。
青龍洞
青龍洞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雕梁畫棟。
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臺,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臺,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
古民居/古巷道
鎮遠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風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這種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使鎮遠的名居成為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其中“歪門邪道”是鎮遠的民居建筑中獨具特色之處。
///
鎮遠古城古巷道狹長幽深,其結構錯綜復雜,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復興享、壽巷、沖子巷、米碼頭巷、紫寶閣巷、陳家井巷。
這些交叉銜連、互相達通的巷子,組成了鎮遠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脈。古井遍布全程、形狀各異、有圓有方。有的形如豬槽,有清澈見地的自然淺井,也有深達余丈的吊井。較有名的四方井、豬槽井、琵琶井、陳家井、園覺井、南門溝味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澤不涸。
鎮遠展覽館
鎮遠展覽館最是能夠展現鎮遠的古風,里面的陳列主要是小鎮的發展、民族風情、民族節日、民居變遷等方面,原為家族祠堂,因而建造得也非常有風格。
鎮遠
是一處怎么用語言來描繪
都顯得蒼白的地方
它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
它有著繁華的過去
它有著用歷史堆積起來的青石小巷和淳樸的人們
推開窗就是一幅畫,關上門就是一首詩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喧囂
鎮遠,也許正是我們尋找的地方
走吧,去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