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非遺”亮相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
“傳承非遺·宣傳黔西”,2018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非遺周末聚黔西專場活動于本月13至14日在多彩貴州文創園、機場等地開展。為期兩天的多彩黔西文化一展風采,為市民和游客帶來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民族文化展演以及特色美食展銷。進一步宣傳黔西、推薦黔西,不斷提升“人文水西·魅力花都”縣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黔西縣是黔劇發源之地,九獅齊聚之城,人類發祥之地,杜鵑飄香之都,有“九獅鬧蓮”之稱、享有“中國杜鵑花都”美譽 。其文化底蘊豐厚,非遺資源豐富,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6項,其中省級名錄8項,市級名錄18項,縣級名錄40項,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63人,其中省級4人,縣級59人。原有省級保護名錄黔西文琴戲、黔西花燈戲、素樸金錢棍、化屋文化空間等;新挖掘保護的省級名錄有黔西陽戲、黔西苗族斗雞舞、黔西鳥籠制作工藝、王氏食疳醫藥等,市級保護名錄有黔西民間剪紙工藝、米花敘情舞、苗族刺繡、苗族蠟染等;縣級名錄有化屋苗族獻山節、素樸薅草歌、彝族月琴制作工藝、擂茶糍粑制作工藝等。
本次專場活動文藝展演為大家帶來原有省級保護名錄黔西文琴戲的經典選段——《珍珠塔選段》、花燈戲《古勝花燈》、大彝族《歡樂彝家》、《金錢棍》以及獨唱《花都香水西美》、苗族女聲組合唱《化屋蕎花》、苗族多聲部民歌《陽雀聲聲在呼喚》、《苗族打鼓蘆笙拳舞》和古琴表演等節目。期間,市民和游客們不僅能欣賞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節目,還能品嘗到糯米蛋、糍粑包豆腐、擂茶粑、鍋盔、糖畫、麻辣脆、朱記竹簽烤肉、張記皮包豆腐等種類繁多、樣式豐富、美味可口、地道的、極具黔西特色的美食美酒,讓人流連忘返。